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,中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达到2.33亿,且部分患者或已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,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比例更高,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并发症引起的死亡风险。
而科学控制血糖、缓解和预防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核心。
到医院进行过强化治疗的患者都知道,目前“双C”疗法,是快速控制血糖并能缓解和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方式之一。
如今,棠宁诊所在“双C”疗法的基础上,增加了远程监管和中枢管理,形成了更精准、高效的“4C疗法”。
接下来,请跟着小编一起沉浸式体验“4C疗法”的特别之处吧!
1、CGMS动态血糖仪——先驱血糖侦察兵
实时血糖监测,提供调控数据
CGM实时捕捉血糖异动,以分钟级别速度将血糖数据传输至棠宁的中央云端管理系统,以供后续血糖分析和管控。
CGM 可以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,并帮助识别低血糖事件的模式和诱因,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。
2、Carlink血糖管理软件——远程数据链接桥梁
整合CGM、CSII、运动、饮食数据,分析血糖波动
棠宁的远程中央血糖管理系统,可接入市面上大部分主流CGM进行血糖智能分析,并联动目标血糖值,以此为桥梁链接智能胰岛素泵,形成更精准调糖的数字闭环血糖管理系统。
其通过泵体与移动设备连接后,由血糖管理师团队对配套CGM数据进行分析,联动远程中央监管后台,实现血糖波动早发现、早管控,避免高、低血糖风险,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。
3、CSII胰岛素泵——智能血糖调控机
根据远程中央数据,实现闭环系统输注
CSII在“数据桥梁”的牵引下可实现远程监管,并完成医师制定的血糖数据的输注。
临床研究显示,“约50%的接受 CSII治疗 1~2 周的新诊断的 T2DM 患者,在1年内可以不使用降糖药物达到临床缓解状态,同时,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脂水平显著改善, 在病程较长的 T2DM 患者中,CSII仍然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以恢复。”【引用自: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(2021版)P684】
因此,“使用CSII可以更好地降低 T1DM和 T2DM 患者的HbA1C水平,缩短血糖达标时间,还能减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吸收的变异,并相对减少因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,降低低血糖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,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”。【引用自: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(2021版)P682-683】
4、Clininc——血糖的诊疗中枢
TIR>70%,降低糖化、并发症风险
棠宁医师、血糖管理师和营养师团队是“4C疗法”的管理中枢,其提前布局所有数据信息,制定血糖目标值管理计划、定制食谱,并在所有设备运转过程中,为其提供专业的医疗支持,从而在短时间内将TIR目标值控制在70%以上,降低并发症风险。
多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,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>70%以上,可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发生风险。
而在棠宁这个“诊疗中枢”的管控下,患者血糖的糖化程度能快速得到控制、TIR也能在短期内达标。
5、4C强化治疗——智能、科学降糖
提供技术、医疗支持,快速稳定血糖
“对于 HbA1c≥9.0% 或空腹血糖≥11.1 mmol/L 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 T2DM患者,实施2周到3个月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,通过清除高糖毒性,可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,部分患者可在治疗后获得糖尿病缓解。”【引用自: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P41】
棠宁“4C疗法”在结合CSII+CGM系统疗法的前提下,配备24小时线上服务医师团队,融合远程中央血糖管理系统,将短期强化治疗的效果放大,从而更快、更好的管控患者血糖。
尤其对已有并发症、妊娠期或围手术期等需要快速稳定血糖的患者而言,4C强化治疗是很好的选择。
棠宁的整套系统,能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和更好的控糖效果,真正做到了血糖调控的一站式服务。
参考文献: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;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(2021版);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revalenceand non-fatal burdens of diabe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23 with projections of prevalence to 2050。